转自公众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M4NDgxMg==&mid=2650413755&idx=1&sn=c2da70d3dbb09cfcd9244230299ed49e
今年的便利店市场与往年相比似乎安静了许多。除了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一些新闻外,其他关于便利店的报道少了很多。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说明大家都在忙,忙着经营改善、忙着学习创新。协会通过下半年的企业走访和调研也印证了这一点。很多便利店企业的管理者都把心思都放在了商品打磨、团队建设、运营管理等基础方面。这是一件好事,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锻炼企业的基本功。便利店本来就是一个低调内敛的零售业态。
近些年便利店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但目前为止,国内上万家的连锁便利店品牌除了美宜佳、易捷、昆仑好客以外,上万规模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并没有出现几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这里笔者试着跟大家探讨一下: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消费市场与潜力足够大。比如人口、面积、经济总量都与一个大洲的体量相当,各省份的规模也大都抵得上一个中型国家,所以对于发展成为全国性连锁便利店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括。再深入探究一下的话会发现所谓的优势对于连锁便利店来讲未必是优势。首先,中国幅员辽阔但是区域间的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巨大。比如新疆的面积是海南的47倍;广东的人口是西藏的33倍,GDP总量是后者的62倍;北京的人均GDP是甘肃的5倍。其次中国人口众多但各地的消费者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差异明显。再加上营商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得看起来潜力无限的发展机会被割裂在各个区域。
所以这为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连锁便利店提出了几个需要解决的课题。如何在做好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好区域化。在全国范围内做好标准化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好区域化就更不容易了。然而这又是必须要走的路。标准化是为了提高效率,提升品牌价值,而本地化是为了满足当地需求。两者在对于企业来讲都非常重要。因此,便利店解决“大同小异”的问题在客观上增加了发展成为全国连锁品牌的难度。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日本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间的收入水平相差不大,因此两者在消费能力上基本处在同一水平。再加上日本区域相对较小,居民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方面差异性不大,这为7-11、罗森、全家在全日本的发展提供给了空间和基础。而在中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相对大一些。这也让农民的消费习惯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明显。目前农村零售的现状基本仍然以食杂店或者夫妻老婆店为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都搬进了城市。但是他们的消费观念多数仍然保留着以前的习惯。所以较低的时间成本,以及对于价格的敏感让超市和折扣店更容易受到青睐。
总结一下就是中国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能力集中度没有那么高,消费需求层次拉开的比较大,因此这为各种类型的便利店发展提供了空间。所以从全国范围来讲,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商业模式不同的连锁便利店,大家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都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但是要想通过一种商业模式满足全客层的消费需求,难度极大。除了以上两点,跨区域的物流成本、配套的人员管理成本等都是成为全国性便利店品牌要解决的难题。
在2024年便利店大会的对话环节上,有一个问题抛给了几位80后的便利店老总,就是“您认为现在的便利店企业缺什么”?几位老总都从各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解,总结一下就是缺运营管理的基本功、缺专业性的人才、缺平台型思维、缺一份热爱与坚持。所以当下便利店做的更多的是深耕区域市场,培育私域流量,提高区域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与忠诚度。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市场运行的规律告诉我们,每个行业都会从最初的自由竞争发展成为寡头垄断。实际上正处在爬坡期的便利店正处在最为关键的阶段。需要不断的通过创新来提升企业自身的商品力、组织力、运营力、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能力,从而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这也是把去年便利店大会的主题定为“加快发展便利店新质生产力”的初衷。
现在各个行业都回避不了一个词“卷”,便利店也不例外。卷店址、卷商品、卷服务、卷价格,除了同行之间“卷”外,异业的非同行有时也来凑热闹卷店租。最终的结果是把企业成本卷了上去,把经营利润卷了下来,搞得每个人都苦不堪言。在经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后,好在便利店“立”住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业规模并没有因为“卷”而萎缩,而是仍然在稳步增长,这是中国便利店市场走向进一步成熟的重要保证。第二,便利店行业老板们的心气都还在。大家都对这个行业的前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且都在沉下心来思考学习。这点同样很重要,它是便利店行业持续进化发展的动力。第三,回到消费端。现在有种说法:便利店是一个抗经济周期的零售业态。这么说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便利店的功能就是以便利性来解决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想到即得到,这种随时可能产生的需求跟经济的好坏关联性相对不强。而且当下年轻消费者走进便利店的理由“便利”在前,“价格”在后。有句话说“小时候个人养成习惯,长大了习惯成就个人”。当一个群体养成一种习惯之时,是能够成就一个行业的。便利店的未来仍然可期。
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删除